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十八站林业局主动适应林企改革新形势,坚持生态优先,大力推进产业发展,积极转变经营理念,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壮实体牢根基 催生发展新动力
十八驿饮用水厂机器轰鸣,流水线上的工人们紧张的忙碌着,车间外工人们顶着零下20度的严寒把整箱的饮用水装车发运。
年初以来,十八驿饮用水通过对水处理工艺和部分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在产品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和保障,吸引了北京、深圳、哈尔滨等多家客户,截至11月末,销售瓶装水335万瓶,袋装水1.2万袋,桶装水8800桶。水厂负责人胡长清说。
年初以来,十八站林业局高质量推进绿色矿业、林农北药产品加工、
畜牧养殖、生态旅游和种苗繁育等五大产业。
石油公司改坐商为行商,通过开展办卡促销和流动加油车等活动,不断开拓成品油销售市场,截至11月末,销售成品油3962吨。
全局9个管护区紧扣五大产业的发展契机,结合自身优势,积极谋划新兴产业项目,推动蜂蜜、茶饮、食用菌种植、纯粮酿造白酒、特色养殖、淀粉加工、农家风干菜、农家酱等精品小项目自我升级。共生产面粉340.6吨,
豆油8.42吨,实现利润48.9万元。销售蒲公英茶3000余斤,利润约26万元。
推动
畜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全局共养殖蜜蜂1020箱,冷水鱼养殖15万尾,养殖生猪2313头;养羊1800只;养牛500头;养马116匹,各类家禽5105只。
不断完善销售渠道,注册成立十八站商贸公司,在加格达奇、北京等地建立销售实体店。在京东、淘宝、今日头条等网站注册十八驿店铺,围绕产品包装设计、品牌打造、价格体系形成,以电子商务营销主体,强化线上营销,实现了产品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鄂伦春民俗文化节开幕暨中国古驿道驿站博物馆云端开馆活动,建成了古驿道驿站博物馆、森林风情版画馆、号角广场等旅游景区景点,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24658人次,带动旅游收入296万元。
通过培育壮大林业特色产业,十八站林业局形成了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的产业生态体系,五大产业已经成为十八站林业局高质量发展强劲的引擎。
抓重点攻难点 打赢生态建设攻坚战
从维护自然生态到加强营林生产,从扛起资源管理的政治责任到守住生态红线,一场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全方位治理活动迅速展开。
以抓好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为抓手,严格落实封山封路、三清巡护、林农联防、跟班作业、无人机巡航、靠前驻防、高山了望等管控措施,在重点区域靠前驻防7支160人专业队伍。
以绿卫和保护森林资源‘十三五’等专项行动为抓手,依法制止乱砍盗伐、滥捕乱猎野生动物、非法采折野生兴安杜鹃、违法毁林开垦、非法占用林地、违法取土取沙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涉案林地全部收回,案件发生量逐年下降。
着力加强森林后备资源的培育,完成森林抚育26.35万亩,育苗104亩,义务植树3.05万株。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监测面积235万亩,成功引种东北红松试验林579亩,集中在呼塔公路两侧进行景观廊道建设3.63万亩。
惠民生聚民心 着力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暖心服务,综合整治,惠民工程让十八站林业局花草、绿树、灯光交相辉映,展示着驿站人日新月异的新面貌、朴实厚重的民生情怀。
积极做好社会保险征缴,开展好惠民政策助保贷工作,妥善解决涉劳信访问题。高度重视三供一业、棚改配套、厕所革命、绿化亮化等民生工程,为生产单位、职工和困难遗属发放价值40000多元的物资。为15名患病困难职工发放慰问金15000元。为5名女职工子女发放了4000元慰问金。为2名省级和1名国家级劳模申请困难劳模专项补助。
采取划片包干、分组管理、落实责任、限期完成、兑现奖惩等多种措施,推动全局造林绿化工作的蓬勃发展。全局共栽植乔灌木苗木34000余株,各种花卉10余株,新增绿地达6万余平方米,达到了透绿、靓丽、整洁效果,构建点、线、面协调配套的林业生态体系。
在居民小区、公园广场等人流密集公共区域采取错时跟进方式,组织专项工作组对小区侵占损毁公共绿地、居民侵占楼道空间等现象进行全面治理,开展了办公庭院、场所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对背街巷道、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采取定点包片、整体推进、督办检查,定时通报等措施,解决了城镇脏乱差的问题。
为巩固活动成果,建立了一整套的长效机制,将环境整治工作任务分解成三大类共8项工作内容,将全局22个小区分解落实到全局22个责任单位,每个责任单位由一位处级领导负责监督管理。环卫保洁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在明确责任主体、范围、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实施全天候管理、监控、动态巡查。实现了管理无间隙,管理时段全天候,管理无死角和盲点的工作目标,提高了百姓的幸福指数。(记者 郭苏民 通讯员 张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