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扎实推行林长制 保护发展园林绿化资源
2023-05-11 17:09:43来源: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作者: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分享到:
近日,北京市召开2023年林长制工作会议。
会议指出,全面推行林长制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全国林草生态建设的重大改革举措,各级党政领导要从政治的高度切实增强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深化思想认识,要真正把保护和发展园林绿化资源的责任扛起来,将推行林长制作为有效解决园林绿化资源保护发展问题的重要抓手,解决政策机制等方面的瓶颈和障碍,推动园林绿化资源发展保护、守牢生态红线。
会议指出,推行林长制要突出工作重点,要在“增绿”上做文章,不断扩大绿色空间规模,把增绿扩绿作为第一责任和首要任务;在“护绿”上下功夫,把保护好园林绿化资源作为重要任务;在“用绿”上见实效,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最终目的。确保林长制工作全面有序推进压实落细责任,要强化责任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扛起保护发展园林绿化资源的主体责任,各区委区政府要以落实目标责任为改革着眼点,构建以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强化督查考核,各区要因地制宜谋划建立本区的林长制考核制度,强化林长制考核结果运用;加强部门协作,林长制办公室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对标新时代首都发展要求,结合自身职责,认真谋划,全面履职,形成合力,协同推进林长制工作的落实;强化全社会参与,大力宣传报道林长制改革成效和典型做法,完善信息发布制度,更好发挥公众和舆论监督作用,调动社会公众积极性,合力建设美丽家园。
北京市自2021年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履行主责、狠抓落实,市区各部门上下联动、密切协作,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林长制责任体系、组织体系全面建立,1.06万多名林长共同聚焦林长制重点工作、主要任务,用实际行动阐释了林长制改革作用,为首都园林绿化事业注入了新动力和新活力,林长制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建立了城乡一体的林长制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了园林绿化治理能力。林长制改革独具首都特色,是第一个在全国覆盖城市和郊区的城乡一体化林长制,真正实现了城乡一体治理一体发展。两年来,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先后建立了总林长令、林长巡林、调度、部门协作、信息共享、督查、考核等7项制度,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积极履职,形成部门协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林长制工作机制。建立了林长制办公室,加强了对全市林长制改革工作的协调推进。各区、各乡镇、街道也都陆续设立了区级、乡镇级林长制办公室,全市共划分网格2.4万余个,林长1.06万名,落实林管员7674 人、护林员4.68万人,林长制组织管理体系运转顺畅,进一步提升了园林绿化治理能力。
二是市级林长率先履职,全面压实了各级林长保护发展园林绿化的责任。市总林长亲自谋划、亲自推动林长制工作,积极履行市总林长巡林等职责,2021年以来签发了7道市总林长令,与各区总林长签订了五年林长制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压紧压实了属地在保护发展园林绿化资源的主体责任。副总林长和其他市级林长多次对林长制工作提出要求,亲自巡林督导,高位推动了各级林长履职。各区、街镇林长也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区累计发布区级总林长令93道,各级林长巡林3万余人次,全面落实了林长责任。
三是发挥制度优势,有力推进了园林绿化重点工作和难点问题的解决。两年来,各级林长积极履职,针对园林绿化建设、保护、管理中的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工作,以及制约发展的难点堵点等问题,进行巡林调研、调度指挥、检查督促等,在完善市域绿色空间结构、保护生态资源、夯实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市区级林长巡林解决相关重点问题300余个,有效助推了园林绿化事业发展。同时,发挥林长制督查考核指挥棒作用,全市林长制三级考核体系基本形成。其中,门头沟、房山将林长制督查考核列入区政府绩效考核,延庆、通州纳入区委考核。密云建立林长制督查考核奖惩机制。东城、丰台建立林长制评比表彰机制。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在市林长制成员单位和各区设分会场,市林长制办公室主任、市园林绿化局党组书记报告全市林长制改革取得成效,并部署2023年林长制工作,会议通报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2022年林长制督查考核结果,市检察院、东城区政府、门头沟区政府作典型发言。
特别声明
- 1.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金农网网络用户在金农网自媒体中心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农网的观点或立场,金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和存储空间。
- 2.凡本网注明“来源:金农园艺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农园艺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园艺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4.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5.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 6.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jinnong.cn(请把#换成@)